国元证券涉嫌操纵股票遭证监会调查

作者:曾雯璐 来源:理财周报 发布时间:2011-7-11 9:01:30 点击数:
导读:有消息称,国元证券(11.41,0.01,0.09%)“强烈推荐”华工科技(18.67,-0.16,-0.85%)双鹤药业(25.20,-0.02,-0.08%)被证监会处罚,研究所所长高哲免职  理财周报日前收到一份对国元证券的举报信。信中消息称…
    有消息称,国元证券(11.41,0.01,0.09%)“强烈推荐”华工科技(18.67,-0.16,-0.85%)双鹤药业(25.20,-0.02,-0.08%)被证监会处罚,研究所所长高哲免职

  理财周报日前收到一份对国元证券的举报信。信中消息称,国元证券研究所与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因涉嫌在2010年年底联手,先买后推、操纵华工科技(000988.SZ)和双鹤药业(600062.SH)股价,于近日被证监会严查。

  据悉,这一事件中副总裁陈东杰以及合规总监沈和付记大过处罚,研究所所长高哲免职,更有不少员工受此牵连。

  国元证券内部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也表示:这事情在我们内部是有的,证监会已经来调查过了,现在内部出公告了。有错就要改。

  而当理财周报记者拨通国元证券内部相关负责人电话时,该负责人坚持称:高哲退休了。并拒绝进一步采访。后应其要求传真采访提纲。但直至截稿,问题均未得到国元证券方面的回应。

  高哲退休了

  理财周报记者先后两次拨通国元证券相关负责人电话,口径均为退休

  在第一次通话中,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高哲已经退休了。当记者追问退休时间时,对方说:就是最近。后以目前公司正在做年中报告,敏感时期不便接受记者采访为由,婉拒了记者的进一步了解。但从该负责人口中可了解到,目前研究所所长更换为赵宪兵()

  但是,当理财周报记者再次致电该负责人时,其说法有了细微的改变,退休时间由最近变成了去年下半年

  当记者向其核实证监会严查、副总裁陈东杰以及合规总监沈和付受罚一事是否属实,该负责人避而不谈,坚持说:我说了是退休了,我说的话我负责。此后,无论记者问及与此相关的任何问题,一概以我讲了他是退休了应对。

  201176日下午三点左右,记者应其要求将采访提纲传真至国元证券公司总部。上述国元证券的相关负责人称:如果要采访我们要走正规的流程。我们要报证监局批,如果证监局同意我们才能接受采访。

  采访提纲中提出4个问题:目前这一事件中有多少人涉及此事?此事件后除了惩罚相关人员,公司还有哪些举措?研究所、资产管理以及自营三大部门的防火墙为何失效?公司的创新业务是否会受到影响?

  截至发稿前,对于以上问题国元证券均未作出回复。

  同时,理财周报记者还致电中国证监会安徽监管局,也未获得正面回应。该局办公室蒋姓副主任说,上市公司如果真被证监会严查会有公告,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我们暂时不能给予核实。

  据国元证券2010年年报披露:提名蒋希敏先生、陈新先生、高新先生、陈东杰先生、陈益民先生为公司副总裁候选人;提名沈和付先生为合规总监候选人,同意提交第六届董事会审议。

  后根据2011624日发布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决议公告,蒋希敏先生辞去副总裁职位,任中共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同时同意聘任陈平先生为公司副总裁。此为公开信息中唯一可看到的人事变动。

  据了解,陈东杰1963年生,进入国元证券后历任公司北京代表处主任、证券营业部负责人、北京业务总部总经理、总裁助理以及副总裁。

  同一天强推双鹤药业和华工科技

  根据举报材料,国元证券资管、自营和研究所三大部门的利益聚焦点是华工科技和双鹤药业这两只股票。

  国元证券去年1月至今所有个股研报大多给出推荐中性评级,强烈推荐评级的研报屈指可数。

  而关于华工科技和双鹤药业的个股研报,评级均为强烈推荐,撰写研报的分析师分别为郑旻和王广军。

  据公开资料显示,郑旻为国元证券宏观策略研究员,据悉,其只为华工科技撰写过个股评级研究报告。

  截至201178日,郑旻为华工科技撰写的研报共计5篇,均为强烈推荐。这5份研究报告均为去年发布。最后一份发布于20101216日,至今再无出具华工科技相关研报。而这份研报也是郑旻最近的一份研报。

  最后这份研报题为《金陵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当中郑旻给出了6个月30元的目标价。20101210日至201115日,华工科技股价上涨22.37%201114日这天更是大涨8.94%2011223日,华工科技攀至24.28元的顶峰。

  王广军去年仅写过一篇双鹤药业的研究报告,同是20101216日发布,题为《华丽转身,起飞在即》,给出了12个月45元目标价。

  不过,医药股行情低迷。20101210日至2011124日这段时间内,双鹤药业股价下跌18.67%

  防火墙堪忧

  研究所与自营或者资管部门合谋坐庄的行为在业内似乎成为公开的秘密,相关事件也屡被曝光。比如此前媒体爆出的日信证券自营与研究所联手做宁波联合 (16.25,-0.51,-3.04%)(600051.SH),以及平安证券对中国宝安(19.97,0.77,4.01%)(000009.SZ)、东山精密(35.26,-0.62,-1.73%)(002384.SZ)的热捧。

  实际上,证监会对券商各大部门之间的信息隔离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公司投资银行、自营、经纪、资产管理、研究咨询等相关部门,应当在物理上和制度上适当隔离。

  今年11日起施行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也明确规定,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禁止从事或者参与内幕交易、操纵证券市场活动。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防火墙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上海一位券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现象开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内部风险控制做得不好。

  上述业内人士补充说道:即使证券公司内部有防火墙,券商也可以利用发布研究报告同基金公司甚至是私募合谋。该人士认为,关键还是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此类行为。

  而对于证监会的查处行为,总部在深圳的一位券商人士表达了不满:这种事情在业内并不鲜见,证监会不能拣软柿子捏,总拿小券商开刀。这样公平性何在?

 

 

上一篇:首钢股份重组无期 小股东集体维权 下一篇:证监会通报内幕交易案件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